- 消金知識庫
- 公費流感疫苗 & 新冠疫苗 10/1 起開放施打、符合資格11類族群一次看

公費流感疫苗 & 新冠疫苗 10/1 起開放施打、符合資格11類族群一次看
文章作者: cashfeel
資料來源: cashfeel
最近更新時間: 02 October, 2025
藝人大 S 因為流感在日本病逝,享年 48 歲,消息一出震驚全台,引發流感疫苗搶潮。疾管署宣觀測到國內流感已進入流行期,公費流感疫苗將於 10 月 01 日分兩階段正式開打,提供 11 類公費對象接種。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民眾儘速施打流感疫苗,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。本文將整理流感疫苗施打地點、廠牌、副作用供參考。
如果想在出國錢投保旅平險,可參考 2025 最新旅平險推薦!旅平險、旅遊不便險保哪家?8家比較懶人包。
公費流感疫苗、新冠疫苗哪裡可以打?剩多少劑?
2025 年 10 月 01 日起,在疾管屬網站「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」,可以查詢施打地點。疾管屬也建議民眾,可以先提前電話預約,確認有疫苗後再前往,以避免久候。另外,各醫療院所看診時間來自健保署,看診時間有可能現場異動,因此建議接種前電洽院所確認。
來源:流感防治一網通截圖
公費流感疫苗有哪些廠牌?可以打特定廠牌嗎?
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採用三價配方,共有五家廠牌可選:賽諾菲、葛蘭素史克(GSK)、東洋、國光以及高端。
疾管署指出,各廠牌的保護力與安全性並沒有差異,民眾只要依照適用年齡就能安心接種。年齡限制上,國光與高端疫苗適合 3歲以上,而賽諾菲、葛蘭素史克及東洋則可從 6個月大 就能施打。
換句話說,不論打哪個品牌,防護效果都一樣,主要差別只是「從幾歲開始能打」。
哪些人可以施打流感疫苗?
10/01 開打第一階段,提供以下 11 類族群施打。
- 65 歲以上長者、55-64 歲以上原住民
- 安養/長照機構住民與服務對象
- 6 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
- 具潛在疾病者(高風險慢性病人、BMI≧30、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)
- 孕婦、6 個月內嬰兒父母
- 醫事人員、衛生防疫人員
- 國小至高中/職/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
- 幼兒園與居家托育人員
- 禽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
11/1 開打第二階段:
哪些人可以施打新冠疫苗?
10/01 開打第一階段,提供以下 11 類族群施打。
- 65 歲以上長者、55-64 歲以上原住民
- 安養/長照機構住民與服務對象
- 6 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
- 具潛在疾病者(高風險慢性病人、BMI≧30、罕病及重大傷病患者;另納入結核病、失能(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、腦性麻痺、先天性缺陷、發展或學習障礙、脊髓損傷)、精神疾病(情緒障礙、思覺失調症)、失智症患者)
- 孕婦、6 個月內嬰兒父母
- 醫事人員、衛生防疫人員
- 國小至高中/職/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
- 幼兒園與居家托育人員
11/1 開打第二階段:
流感疫苗有副作用嗎?
與其他藥品相同,疫苗接種後可能引發副作用。一般而言,常見的不適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與紅腫,少數人則可能出現輕微的全身性反應,如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痠痛、噁心、皮膚搔癢、蕁麻疹或紅疹等,這些症狀通常會在1至2天內自行緩解。
至於較為罕見的嚴重副作用,例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,發生機率極低。然而,若不幸發生,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、聲音沙啞、氣喘、眼睛或嘴唇腫脹、頭暈、心跳加速等症狀,且通常在接種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。因此,若有相關不適,應及時就醫,以確保安全。
哪些人不適合施打流感疫苗?
流感疫苗和 Covid-19 可以同時接種,疾管屬建議「左流右新」(左手接種流感疫苗、右手接種新冠疫苗),可獲得雙重保護。
因流感疫苗製程進步,內含雞蛋蛋白成分極少,因此對雞蛋過敏者,仍建議接種流感疫苗。
以下 4 種狀況,建議不予接種或聽從醫師建議。
-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,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。
- 出生未滿6個月,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,故不予接種。
- 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-Barré症候群(GBS)者,宜請醫師評估。
-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,不予接種。
流感是什麼?和感冒有什麼不一樣?
流感,即流行性感冒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。與一般感冒不同,流感的症狀通常較為嚴重,發病迅速,常見高燒(38°C以上)、全身痠痛、頭痛、極度疲倦,並可能伴隨喉嚨痛、咳嗽、流鼻水等症狀。此外,流感可能引發肺炎、心肌炎等併發症,對年長者、幼童及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威脅較大。
相比之下,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,症狀較輕,主要影響上呼吸道,如喉嚨癢、打噴嚏、輕微咳嗽,且通常不會出現高燒或嚴重的全身不適。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重要措施,有助於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。
項目 | 流感 | 一般感冒 |
致病原 | 流感病毒 | 其他許多病毒(鼻病毒、呼吸道融合病毒、腺病毒等) |
影響範圍 | 全身性 | 呼吸道局部症狀為主 |
發病速度 | 突發性 | 突發/漸進性 |
主要臨床症狀 | 喉嚨痛、倦怠、肌肉酸痛 | 喉嚨痛、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 |
發燒 | 高燒3-4天 | 少發燒,僅體溫些微升高 |
病情 | 嚴重 | 較輕微 |
病程 | 約1-2週 | 約2-5天 |
併發症 | 肺炎、心肌炎、腦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等 | 少見(中耳炎或肺炎) |
傳染性 | 高傳染性 | 傳染性不一 |
流感高風險族群有哪些?
流感高風險族群有以下幾種,若屬高風險族群且尚未接種流感疫苗,建議儘速預約。
本文資料來源:衛福部疾管署
【延伸閱讀】
常見問題
Q:流感疫苗施打後多久產生保護力?
接種流感疫苗後大約需要兩週時間,才能產生完整保護力。而每年12月底至隔年2、3月為我國流感高峰期,因此,最好在每年10月份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儘速接種疫苗。
Q:流感疫苗可以和 Covid-19 疫苗同時接種嗎?
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,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,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,實證顯示流感疫苗和COVID-19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之有效性或安全性,考量臨床接種實務之可行性與參考WHO指引,建議接種於不同肢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