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消金知識庫
- 【網紅稅懶人包】直播主、YouTuber 都要報稅?誰要繳?怎麼算?

【網紅稅懶人包】直播主、YouTuber 都要報稅?誰要繳?怎麼算?
文章作者: cashfeel
資料來源: cashfeel
最近更新時間: 22 September, 2025
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,越來越多人透過經營 YouTube、IG、TikTok 等平台賺取收入。財政部也注意到這股「網紅經濟」的趨勢,宣布開始針對網紅(Influencer)課徵稅收,也就是俗稱的「網紅稅」。
政府在 2025 年 9 月 10 日正式發布《個人經常性於網路發表創作或分享資訊課徵營業稅作業規範》,這項政策不只影響大咖網紅,連接案業配的小型創作者也都可能被納入。那麼,哪些人要繳?怎麼算?什麼時候正式上路?這篇文章幫你整理重點。
哪些人需要繳「網紅稅」?
情況 1:網紅提供商品勞務的收入
如果網紅的經營已具備一定規模,就不再只是單純個人收入,而需要登記成「營業人」,開立發票並繳納營業稅。財政部指出,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網紅,必須辦理稅籍登記:
- 在台灣有固定的營業場所。
- 有營業名稱或牌號。
- 有雇用員工協助經營。
- 單月銷售額達到門檻:賣貨超過 10 萬元,或提供勞務服務超過 5 萬元。
如果符合上述條件之一,就要依規定繳營業稅,不再只是以「個人所得」方式申報。
情況 2:網紅收取平台分潤收入
財政部進一步說明,現在的網紅經濟其實是一種「四方連結」的新型交易模式,參與者包括:
網紅四方連結模式 |
網紅 |
創作影片、直播,提供內容。 |
平台(如 YouTube) |
負責播放內容、收廣告費或會員訂閱費。 |
廣告商 |
付費給平台,讓廣告曝光。 |
觀眾 |
可能直接打賞,或透過訂閱支持網紅。 |
在這個模式裡,平台會先收取廣告主或觀眾的費用,再把部分收益分潤給網紅。根據新規定:
- 平台 收到的廣告或訂閱收入,必須繳營業稅。
- 網紅 從平台取得的分潤,也要依規定繳稅,可能是所得稅或營業稅,視經營規模而定。
課稅方式不僅看網紅和平台之間的合約關係,還會依據觀眾所在地來判斷,來自境內或境外觀眾的收入,可能各適用不同的稅率規範。總結來說,無論是平台收錢,還是網紅領廣告分潤、訂閱收入,這些收入都必須依法申報繳稅。
網紅稅要繳多少?
分潤收入要依照觀眾在哪裡來區分計算,若是台灣觀眾帶來的收益,需要依法課稅;若是海外觀眾的收益,則可以適用零稅率
假設小明是一位 YouTuber,他從 YouTube 共拿到 65 元分潤,課稅方式依據境內和境外分為以下情況:
- 收入的 80%(52 元)來自台灣觀眾,這部分要課稅。
- 若他是一般營業人:繳 5% = 2.6 元。
- 若是小規模營業人:繳 1% = 0.52 元。
- 收入的 20%(13 元)來自國外觀眾 → 適用零稅率,不需繳營業稅。
網紅稅什麼時候開始課徵?
即日起~2026 年 6 月 30 日,屬於輔導期,若網紅或平台還沒登記、開立發票、繳營業稅,這段期間內違規可以免罰,但還是要主動補報補繳。2026 年 7 月起正式全面上路,若未依規定辦理,可能被補稅與處罰。
【延伸閱讀】
常見問題 Q&A
Q1:我只是兼職小網紅,粉絲不多,也要繳稅嗎?
只要有收入,不論大小網紅,都必須依法申報綜合所得稅。若經營規模達到「營業人」門檻,就必須登記並繳營業稅。
Q2:境外觀眾的打賞或廣告分潤要課稅嗎?
要申報,但屬於零稅率,不需要繳營業稅。不過還是會納入所得稅計算。
Q3:什麼時候要開始繳「網紅稅」?
目前到 2026 年 6 月 30 日為輔導期,以宣導為主;2026 年 7 月起,未依規定報稅就可能面臨補稅與罰款。
Q4:平台已經繳過營業稅,網紅還要再繳嗎?
要。平台繳的是「平台收到的收入」的稅,網紅拿到的分潤屬於網紅自己的所得,需要另外依規定申報。
Q5:分潤收入要怎麼判斷課稅?
要依照觀眾所在地來分開計算。台灣觀眾帶來的收入需要繳營業稅;海外觀眾的收入則可適用零稅率,但仍要申報所得稅。